淺釋電暈機
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又稱電子沖擊機、電暈機、電火花機。電子塑料表面極化處理是塑料印刷行業(yè)在吹膜、復合、涂覆、真空鍍鋁和塑料印刷之前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工藝流程。表面極化處理在紙張印刷、印染和電纜制造業(yè)方面也有廣泛的用途。雖然表面極化處理設備相比其它諸如吹膜機、印刷機、復合機等機械設備在體積和價值上“微不足道”,但其在這些工藝流程中所起的質量保證作用是每一個生產(chǎn)單位都盡人皆知??梢哉f沒有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就沒有現(xiàn)代塑料印刷技術。由于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是一電子設備,它 的實質就是大功率交流高頻逆變電源。 第一代可控硅式逆變電源用的是低壓逆變技術,設備中使用了多個體積龐大和笨重的工頻變壓器,且逆變頻率較低,其逆變用的脈沖變壓器的體積較大而笨重。如一千瓦的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的重量即達20~30公斤。因而,可控硅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的體積龐大而笨重。 第二代的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甩掉了工頻變壓器,使用了晶體管或GBIT功率器件,直接將工頻電源進行逆變,且提高了逆變工作頻率,縮小了逆變脈沖變壓器的體積,使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的整機體積和重量較可控硅式的設備大為減小。如一千瓦的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的重量約為8~16公斤。 第三代的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在第二代的基礎上增加了微處理器(單片微型計算機),使設備的能量轉換效率和工作頻率較第二代的設備又有了提高,并進一步縮小了整機體積和設備重量。如第三代一千瓦的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的重量僅為3~5公斤。在體積上,三代設備的體積之比約為: 第一代設備體積:第二代設備體積≈3至5:1 第二代設備體積:第三代設備體積≈2至3:1 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的整機結構是否簡潔和合理也代表了設備的技術水準,同時也代表了設備使用的可維護性?,F(xiàn)代的第三代微處理器式的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由于其控制電路的集成度高、自動控制和檢測能力強、能量轉換效率也高,因而整機結構小而簡潔合理。如一臺三千瓦的設備其體積僅為一臺計算機主機的二分之一大小。再加上其模塊化的結構(內部通常為2~3個模塊),維護極為方便容易。設備即使出現(xiàn)故障只要向設備生產(chǎn)單位通過特快專遞索取或購買相關模塊即可及時解決問題。 電暈機的性能 在對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進行了了解后,即可將主機和放電架連接,通電檢測。接通電源,設備應能正常工作。放電架上的硅膠輥和金屬電極之間即會出現(xiàn)電暈“放電”,并隨著硅膠輥被加熱(5~10分鐘),電暈放電會逐步均勻細蜜。由于不同年代的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的工作頻率差異較大,其電暈放電現(xiàn)象和設備發(fā)出的聲響特征也有明顯的差異。(可控硅式)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工作頻率較低,約5千赫茲。電暈放電火花較粗,“電弧”會延伸至金屬電極邊緣以外較遠處,弧色呈蘭色偏紅。在薄膜處理的表面極化達因值要求較高時,加大處理功率會導致薄膜穿孔,降低薄膜的阻隔性和使薄膜的反面也出現(xiàn)較高的達因值至焊接牢度下降。工作時設備也會發(fā)出較強的尖銳嘯叫聲。(智能型和數(shù)碼型)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其工作頻率一般較高,約14~25千赫茲。電暈放電火花細蜜而均勻,“電弧”基本集中于金屬電極附近,弧色呈蘭色偏白。設備工作時聽不到尖銳的嘯叫聲,僅能聽到放電架電暈放電時發(fā)出的沙沙聲。薄膜處理的表面極化達因值要求較高時,可加大處理功率,也不會降低薄膜的阻隔性。第二代電子表面極化處理設備的電暈放電特性和其工作頻率一般介于其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