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現(xiàn)狀與發(fā)展淺論一
一、PLC的來源 1、在制造工業(yè)(以改變幾何形狀和機械性能為特征)和過程工業(yè)(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將原料轉化成產品為特征)中,大量的開關量順序控制,它按照邏輯條件進行順序動作,并按照邏輯關系進行連鎖保護動作的控制,及大量離散量的數(shù)據采集。傳統(tǒng)上,這些功能是通過氣動或電氣控制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的。1968年美國GM(通用汽車)公司提出取代繼電氣控制裝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國數(shù)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電路和電子技術的控制裝置,使得電氣控制功能實現(xiàn)的程序化,這就是第一代可編程序控制器,英文名字叫Programmable Controller(PC)。 2、隨著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fā)生,PC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其概念和內涵也不斷擴展。 3、上世紀80年代,個人計算機發(fā)展起來,也簡稱為PC,為了方便,也為了反映或可編程控制器的功能特點,美國A-B公司將可編程序控制器定名為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并將“PLC”作為其產品的注冊商標?,F(xiàn)在,仍常常將PLC簡稱PC。 4、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發(fā)展最快的時期,年增長率一直保持為30~40%。在這時期,PLC在處理模擬量能力、數(shù)字運算能力、人機接口能力和網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漸進入過程控制領域,在某些應用上取代了在過程控制領域處于統(tǒng)治地位的DCS系統(tǒng). 5、近年,工業(yè)計算機技術(IPC)和現(xiàn)場總線技術(FCS)發(fā)展迅速,擠占了一部分PLC市場,PLC增長速度出現(xiàn)漸緩的趨勢,但其在工業(yè)自動化控制特別是順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預見的將來,是無法取代的。 6、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廠家生產300多品種PLC產品,主要應用在汽車(23%)、糧食加工(16.4%)、化學/制藥(14.6%)、金屬/礦山(11.5%)、紙漿/造紙(11.3%)等行業(yè)。 二、典型的PLC產品 1、國外 施耐德公司, Quantum、Premium、Momentum等; 羅克韋爾(A-B公司),SLC、MicroLogix、Control Logix等; 西門子公司, SIMATIC S7-400/300/200系列; GE公司 日本歐姆龍、三菱、富士、松下等。 2、國內 PLC生產廠約30家,但沒有形成頗具規(guī)模的生產能力和名牌產品,還有一部分是以仿制、來件組裝或“貼牌”方式生產. 三、PLC在我國的應用 雖然我國在PLC生產方面非常弱,但在PLC應用方面,我國是很活躍的,近年來每年約新投入10萬臺套PLC產品,年銷售額30億人民幣,應用的行業(yè)也很廣。 在我國,一般按I/O點數(shù)將PLC分為以下級別(但不絕對,國外分類有些區(qū)別): 微型:32 I/O 小型: 256 I/O 中型:1024 I/O 大型:4096 I/O 巨型:8192 I/O 在我國應用的PLC系統(tǒng)中,I/O 64點以下PLC銷售額占整個PLC的47%,64點~256點的占31%,合計占整個PLC銷售額的78%。 在我國應用的PLC,幾乎涵蓋了世界所有的品牌,呈現(xiàn)八國聯(lián)軍的態(tài)勢,但從行業(yè)上分,有各自的勢力范圍。大中型集控系統(tǒng)采用歐美PLC居多,小型控制系統(tǒng)、機床、設備單體自動化及OEM產品采用日本的PLC居多。歐美PLC在網絡和軟件方面具有優(yōu)勢,而日本PLC在靈活性和價位方面占優(yōu)勢。 我國的PLC供應渠道,主要有制造商、分銷商(代理商)、系統(tǒng)集成商、OEM用戶、最終用戶。其中,大部分PLC是通過分銷商和系統(tǒng)集成商達到最終用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