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微觀察技術應用在棉紡織業(yè)(一)
樣周長的圓面積之比。 (f)成熟纖維百分率(percentmaturity):在同一樣品中,成熟纖維占纖維總根數(shù)的平均百分率。 (g)不成熟纖維(immature fibres):發(fā)育不良而胞壁薄的纖維,經(jīng)18%氫氧化鈉溶液膨脹后,呈螺旋狀或扁平狀態(tài),纖維胞壁薄且呈透明的纖維,纖維胞壁的厚度,小于纖維******寬度的四分一。 (h)成熟纖維(mature fibres):發(fā)育良好而胞壁的纖維,經(jīng)18%氫氧化鈉溶液膨脹后,呈無轉(zhuǎn)曲的棒狀纖維,纖維胞壁的厚度等于纖維******寬度的四分一。 (1)中腔胞壁對比法: 首先按照棉纖維試驗取樣方法(如中國國家標準GB6097-85),制備的試驗棉條中取出重約4-6mg的樣品,用手扯法加以整理,使成一端齊整的小棉束,先用稀梳,后用密梳梳去短纖維,用手指捏住齊整的一端纖維,梳理另一端纖維,去掉棉束兩旁纖維,留下中間部份180-220根纖維,將載玻片擦拭干凈,放在黑絨板上,在載玻片邊緣上粘貼一些膠水,左手捏住齊整的一端,右手以夾子從棉束另一端取數(shù)根纖維,均勻地排列在載玻片上,連逐排列至排完為止,待膠水干后,用挑針把纖維整理平直,并用膠水粘好纖維另一端,然后輕輕地在纖維上面放置載玻片,用400倍顯微鏡沿載玻片中部逐根觀察,根據(jù)腔寬壁厚比值確定纖維成熟系數(shù),并可參照標準圖示的纖維形態(tài),確定纖維成熟系。 各種不同成熟度纖維分成18組,分別用不同成熟系數(shù)表示,完全未成熟的棉纖維,成熟系數(shù)為0.00,最成熟的棉纖維,成熟系數(shù)為5.00,從0.00—3.75間每隔0.25為一組,即:0.00,0.25,0.50,0.75,1.00,1.25,1.50,1.75,2.00,2.25,2.50,2.75,3.00,3.25,3.50,3.75,再加上4.00和5.00兩組共18組。 成熟系數(shù)越大,棉纖維成熟度越高,一般成熟度在1.4—2.00范圍內(nèi)最適中。腔寬壁厚比值與,成熟系數(shù)對照: 0.00(成熟系數(shù))=30-22(腔寬壁厚比值), 0.25(成熟系數(shù))=21-13(腔寬壁厚比值), 0.50(成熟系數(shù))=12-9(腔寬壁厚比值), 0.75(成熟系數(shù))=8-6(腔寬壁厚比值), 1.00(成熟系數(shù))=5(腔寬壁厚比值), 1.25(成熟系數(shù))=4(腔寬壁厚比值), 1.50(成熟系數(shù))=3(腔寬壁厚比值), 1.75(成熟系數(shù))=2.5(腔寬壁厚比值), 2.00(成熟系數(shù))=2(腔寬壁厚比值), 2.25(成熟系數(shù))=1.5(腔寬壁厚比值), 2.50(成熟系數(shù))=1(腔寬壁厚比值), 2.75(成熟系數(shù))=0.75(腔寬壁厚比值), 3.00(成熟系數(shù))=8-6(腔寬壁厚比值), 3.25(成熟系數(shù))=0. 5(腔寬壁厚比值), 3.50(成熟系數(shù))=0.33(腔寬壁厚比值), 3.75(成熟系數(shù))=0. 2(腔寬壁厚比值), 4.00(成熟系數(shù))=0 (腔寬壁厚比值), 5.00為不可察覺。 一般觀察一個視野來決定每根纖維的成熟系數(shù),如形態(tài)特殊的纖維,可擴大觀察范圍,或進一步用測微尺測量幾個轉(zhuǎn)曲的腔寬壁厚比例來決定,估計或測量腔寬壁厚時,應在纖維轉(zhuǎn)曲中部寬度最寬處測定,若兩壁厚薄不同,可取其平均數(shù),沒有轉(zhuǎn)曲的纖維亦須在觀察范圍內(nèi)最寬處測定。每根試驗棉條試驗兩個試驗試樣,每個觀測180-220根纖維,兩個試驗試樣試驗結果的差值應符合精密度的測定,試驗結果以平均成熟系數(shù)計算。 (2)棉纖維成熟度測試方法 ( 顯微鏡法 ): 此方法是利用顯微鏡測試經(jīng)氫氧化鈉膨脹后,棉纖維成熟度的試驗方法。適用于未經(jīng)化學處理的棉纖維,棉卷,棉條以及紗線中取出的棉纖維。 首先以國家標準GB 6097 棉纖維試驗取樣方法取樣,原理是利用棉纖維經(jīng)18%氫氧化鈉溶液膨脹后,成熟好的纖維胞壁厚而中腔寬度小,纖維呈捧狀,成熟差的纖維胞壁薄而中腔寬度大,纖維呈扁平帶狀,因此,可根據(jù)棉纖維中腔寬度,胞壁厚度的比值和纖維形態(tài)來測定棉纖維成熟度。 儀器,工具和試劑: (1)倍數(shù)為400倍的顯微鏡. (2) 載玻片,蓋玻片,玻璃捧,絨板,鉗子,50mm纖維尺,稀梳,挑針,膠水等。 (3)用于纖維分類計數(shù)的計數(shù)器。 (3)棉纖維成熟度試驗方法 ( 偏光儀法fibres-polarized apparatus method ) 此方法是用偏光成熟度儀測定纖維成熟度的方法。適用于細絨棉、長絨棉及未經(jīng)化學處理的棉紗、線松解后的纖維測試成熟系數(shù)、成熟度比、成熟纖維百分率。 其原理:根據(jù)棉纖維的雙折射性能,應用光電方法測量偏振光透過棉纖維和檢偏振片后的光強度。其光強度與棉纖維的成熟系數(shù)、成熟度比、成熟纖維百分率均呈正相關。因而通過一定數(shù)學模型轉(zhuǎn)化可求得棉纖維的成熟系數(shù)、成熟比、成熟纖維百分率。 儀器、設備及工具:棉纖維偏光成熟度儀,種類很多,例如: (A1Y147)棉纖維偏光成熟度儀: 由電表指示試樣的纖維數(shù)量和透過檢偏振片后的光強度,并用專用計算尺求得試樣的成熟系數(shù)。專用計算用法:將計算尺的中央箭頭對準下行纖維數(shù)量調(diào)整的數(shù)值上,在中行查出偏光讀數(shù),偏光讀數(shù)對準的上行刻度即為成熟系數(shù)。 (A2 Y147)棉纖維偏光成熟度儀-------計算機型 由數(shù)碼管顯示試樣的纖維數(shù)量和透過檢偏振片后的光強度,再由計算器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后顯示出細絨棉的成熟系數(shù)、成熟度比、成熟纖維百分率、以及長絨棉的成熟系數(shù)。 (A3 Y147)棉纖維偏光成熟度儀--------計算機II型 用數(shù)碼管顯示試樣的纖維數(shù)量和透過檢偏振片后的光強度,再由計算器數(shù)據(jù)處理顯示并打印出細絨棉的成熟系數(shù)、成熟度比、成熟纖維百分率能及同一試樣幾次試驗結果的標準和變異系數(shù)等數(shù)據(jù)。 其它: 試樣校正片,燈泡校正片,校正偏振片,中心線。50mm纖維尺、稀梳(10針/cm)、密梳(20針/cm)、一號夾子、壓板、剪刀、限制器絨板、黑絨板、鑷子、剪子、載玻片、小夾子。 試驗試樣制備: 試驗試樣回潮率在7%--11%時可在室溫下測試。 按照GB 6097的規(guī)定,從實驗室樣品取樣制作試驗棉條或隨機取32小束,組成質(zhì)量約25mg棉樣,用手扯法整理棉束。 從制備好的試驗棉條或棉束中取樣排片。方法有兩種(任選一種)。 第一種方法——直角拔平法: 將試驗棉條平放在工作臺上,用手輕壓試驗棉條,用一號夾子將試驗棉條一端扯齊,夾取一薄層纖維叢,纖維叢寬25-32mm。用梳子梳去纖維叢中的游離纖維,用一號夾子夾持在離纖維叢整齊一端處(細絨棉16mm、長絨棉20mm),梳去16或20mm及以下的短纖維。 將整理的纖維叢放在距載玻片縱向一端5mm位置上,要求纖維平直均勻,纖維幾何軸與載玻片長度方向垂直,蓋上載玻片,用小夾子夾緊,剪去露出載玻片兩側(cè)的纖維。 第二種方法——縱向取樣或手扯取樣法: 將縱向取樣或手扯取樣的試驗試樣進行手扯整理使纖維平直,一端整齊。手捏棉束整齊一端,用梳子梳理另一端,梳去游離纖維并使纖維伸直,用一號夾子在離棉束整齊一端16或20mm處去短纖維,將棉束分成五個小棉束(二個備用)。 手捏小棉束整齊一端,用一號夾子從小棉束尖端分層夾取置于限制器絨板上,迭板長纖維在下,短纖維在上的平直、均勻、一端整齊、寬25-32mm的纖維束,用壓板壓平。再用一號夾子從整齊一端將纖維束夾緊取下,如有游離纖維用梳子梳去。將平直均勻的纖維束放在距離載玻片縱向一端5mm位置上(纖維幾何軸應與載玻片長度方向垂直),蓋上載玻片,用小夾子夾緊,剪去露在載玻片兩側(cè)的纖維。 操作方法: 首先檢查電表的機械零點是否準確,如有偏離用螺絲刀調(diào)整電表的調(diào)零螺絲,使電表的指針在“零”上。開啟電源,預熱20-60min,使儀器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 將夾有空白載玻片的試樣夾子插入試樣插口中,將衰減片推入光路,調(diào)節(jié)儀器面板右側(cè)的旋鈕,將電表指針或顯示器調(diào)到100。檢查起、檢偏振片正交后的透光度,將起偏振片推入光路,此時電表或顯示器數(shù)應小于8。 用儀器上附帶的試樣校正片(三片)校驗儀器,試驗結果應在標定值允許誤差內(nèi)即成熟系數(shù)差異不超過0.03。如超過允許誤差,應調(diào)整衰減片或燈的角度。 調(diào)整滿度: 將夾有空白載玻片的夾子插入試樣插口中,將衰減片推入光路,調(diào)節(jié)旋鈕使電表指針或顯示器置于100上。 測定試驗試樣的纖維數(shù)量: 拔去夾有空白載玻片的試樣夾子,插入夾有試驗試樣的夾子,此時電表指針指示或顯示出該試樣的纖維數(shù)量,示值應在55-65范圍內(nèi)。 測定試驗試樣的透射光強度: 將起偏振片推入光路,此時電表指針或顯示出偏振光透過試樣和檢偏振片后的光強度。 試驗次數(shù)及計量: 每份樣品制備三片試樣,各測試一次。三次試驗結果的差值應符合精密度的規(guī)定。 根據(jù)以上求得的纖維數(shù)量和透過檢偏振片后的光強度,用專用計算尺計算或直接由數(shù)碼管顯示出成熟系數(shù)、成熟度比、成熟纖維百分率等項指標。 以三次測定值求算術平均。若三次測試值極差超過精密度的規(guī)定加試二次,剔除異常值后算術平均作為該試樣品的試驗結果。 成熟系數(shù)修約至二位小數(shù),成熟度比修約至三位小數(shù),成熟纖維百分率修約至一位小數(shù)。 |